五、电源供给电路的要求:
变压器的功率要足够、每一个绕组的电流要足够、内阻要小。整流二极管的耐压要在使用电压的两倍以上(可两只串联使用)。通常使用的CLC型、CRC型、C型等滤波电路。
经实验CLC滤波效果较好,纹波系数小,当电容容量为 220微法,扼流圈电感量8-10亨时功率输出级声音明朗,无电源自身引起的噪音和污染,信躁比高。电容的取值不要小于100微法,否则,会明显的感觉到低端的控制及声音的层次变差,甚至还会出现交流声。电压放大级和推动倒相级使用的电压,要求纹波系数更小。通常的做法是,从高压端通过电阻降压,以取得每级所需的电压值。
假如,在一个功率级使用的直流工作电压为500伏的电路里,推动到相级工作为电压360伏,电流5.5毫安时,降压电阻则达几十千欧。电压放大级工作电压为230伏,电流4.5毫安时,降压电阻则高达几十甚至上百千欧。由于阳极负载电阻过大直接影响了整机的高频特性,动态范围明显减小。使用这么高电源内阻的电路,实在是不敢恭维它对声音的表现会怎样。
当给电压放大极和倒相推动级使用简单的串联型稳压电源时,情况就大不相同了。稳压电路纹波系数小、电源的内阻小、功率消耗小等优点。只要线路设计正确、布线合理,信躁比极高、反映速度快、底声纯净,解析力并不比石机差。而使用高内阻的电源电路的胆机则是声音灰暗,整个频段则有一团雾水之感。
泄放电阻是不可省缺的,它可以放掉电容里的残余电流(方便维修),同时可担负平衡,稳定电压的作用。在不同的电压下它的取值也是不同的,(阻值过大,则没有实用性。阻值过小,消耗的能源就大)应根据实际情况选取阻值(3瓦电阻有温热即可)。
灯丝电压,在使用直流供电时声音干硬并不好听,更何况还要增加整流、滤波、稳压等元件并且对管子的使用寿命也有影响,也不符合胆机“简洁至上”的原则。使用交流供电时,只要中心抽头接地或者灯丝两端接一平衡可调电阻对地,要么干脆一端接地。通过这种处理方法的胆机不会出现灯丝因交流供电而引起信躁比指标的降低。
究竟是电子管整流好还是用晶体管整流好。由于这两种整流方式对音色的表现稍有不同。电子管整流内阻较大,做全波整流需要双绕组高压,还要有一组较大电流的灯丝电压,增加了电源的功耗。电子管整流的声音为低频温厚较长,高频细柔。晶体管整流的功耗小、内阻小、电压降小,速度快,低频厚而弹性猛劲,解析力高。应根据放声设备的需要及音色的需求来确定使用那种整流。
六、对于胆机的负反馈“智者”、“仁者”争议颇多。
电子管放大器究竟应不应该加环路负反馈?笔者在通过实验后的理解是;当听过无环路负反馈的胆功放,自然就会感觉到音乐再生的灵魂所在。单端甲类为什么一直受到大家的推崇和青眯呢?其中无环路负反馈起着重要的作用。
环路负反馈的本身能够提高放大器的稳定度,增加阻尼系数,减少失真,改善频幅特性等指标。环路负反馈是一剂药,它可以改善由于电路的分布电容、变压器相移、电路的布线电感及设计的缺陷,元器件的质量问题等引起的波形畸变。既然是电路有病就应该对症下药,分析原因、找出病根,分一次或几次给它进行彻底的治疗,还它健康。一部健康的放声设备会真正的忠实于音乐,忠实于每一件乐器,忠实于你的耳朵。最好不要靠长期吃药来维持所谓的“健康”。
虽然环路负反馈可以改善放大器部分性能的数据指标,而这种指标是*“欺骗”自己的感觉医治得到的,但从整体分析弊大于利。由于电子管放大器放大级数少,使用元件少,只要元器件质量过硬,有着理想的电路,上乘的输出变压器,无污染的电源(相对而言)。想设计一部把失真控制在允许范围内的无环路负反馈放大器是没有问题的。有环路负反馈的放大器对频响,声场有一种束缚感。而无环路负反馈的放大器声音自然豪放,低频有层次,延伸较长,中频恬美靓丽,口型清晰,声场自然开阔,定位准确,解析力高,干净利落,收放自如。
笔者所做的功放几乎都是无环路负反馈结构,这些作品均得到了资深老烧友们的一直好评。以FU-7功放机为例,播放雨果金碟HRP754G《潮音》,这首曲目烧友们应该非常熟悉,整曲使用的是以金属打击乐器为主,动态范围大,声场宽且深,尤其是曲中金属乐器的延时及残响,信息的包含量大,对重播的放声设备要求高(信躁比、频响、阻尼系数)。在细细品味时,前后左右乐器定位准确,层次分明,声场范围历历在目,大动态时依然能够辨别每件乐器的位置、轮廓和残响,声场依然稳如泰山凌而不乱,在弱声部时响度依然饱满,通透。当接上负反馈后(已调至最佳状态16千欧)声场即刻缩小,乐器的余音明显变短,高端的信息缺乏许多。
七、使用元器件的选择:
由于胆机内使用的工作电压较高,要求元器件的热稳定性能要好,绝缘强度要高,功率的富裕量要足够。由于碳膜电阻对温度的反映较敏感,体积也较大,所以现在使用的不多(1-2瓦较难购买)。应选用金属膜电阻。尽量使用优质高速的电解电容。在同一电路使用不同牌号的电子管或在不同电路使用同一牌号的电子管及使用不同牌号的元器件,音色都是不尽相同的。使用时可根据自己喜欢的音色搭配使用。电源调整管可用彩电用的全塑封电源开关管。元件允许有一定的误差,使用时要逐一测试,是配对使用的必须是同一数值,两声道对称的元件也必须是同一数值。
输出变压器是胆机的关键部件,业余绕制困难较大(配线,绕制,浸漆等一系列繁杂的工序),初次接触,由于制作经验不足也不一定就能够出好声。不如先用一只25瓦线间变压器暂时代替。等方便时再购买成品。
八、制作时的注意要点:
(1)要注意电子管的三个电参数(尤其是功率管);最大阳极电压、最大阳极电流、最大阳极耗散功率。Ia×Ua=Pa,使用时,阳极电压和阳极电流的积数不得超过该管最大阳极耗散功率。
(2)输出端;负载不得开路或空载。次级无负载会引起因输出变压器磁场的变化导致初级电压升高,这种情况下若不及时关机最终会导致烧毁输出变压器。电子管放大器的输出端是*变压器偶合的,不会象晶体管功放那样会产生直流电压烧毁音箱,电子管功放在调试时不可接假负载,应直接接上音箱进行**。电子管功放在开机时有一预热的过程,当慢慢地进入放大状态时,此时如果电路有较严重的自激振荡或正反馈啸叫以及在装机时由于技术原因引起的电路故障,可通过辩听及时关机进行排除。
(3)在使用束射四极管或五极管时,阳极不可开路;否则,因帘栅极单独吸收阴极发射的电子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因过载发红,打火,时间稍长就会危及电子管的“生命。”
(4)注意高压;在设计机箱时,应在底盘留一能将表笔插入的小孔(接触要好),在进行电路调整测量时,将一只表笔插入小孔,坐在木椅上用一只手进行操作,较为安全。<
九、试听要则:
现在一直在流传着的一种“胆味”,而这种传说的“胆味”确实让一些对胆机接触较少的烧友有点莫名其妙的感觉。同样,对音乐的理解有点“朦胧”的朋友也找不到胆机应该是何“味”了。
其实,不管是晶体管机还是电子管机它的作用只有一种,那就是,要让它真实的去重放每一部音乐作品。而,真正“胆味”是没有硬性指标的,它只是大家对胆机体验到的一种“感觉”。要放下这种“感觉”去追求音乐重放的真实性、尊重HI-FI的原则。音乐的本身是高雅,圣洁之物,是一种艺术表现的再生。欣赏音乐则是美的享受、感情的交流、心灵的沟通、情绪的渲泄。不要听或少听那些害人的“温柔”、失真的“胆味”。
随着电子管放大器的技术越来越成熟,整机的部分指标已远远超出HI-FI的标准了,但要做到低频有层次的延伸,中频通透靓丽,高频镜像清晰,也并非一日之功。要设计一部好的胆机电路,想要做好每一件“作品”,用的可是真功夫。并不是随手拈一电路进行仿制或闭门造车就可以出好声的,它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为代价,需要更换不同的元器件进行搭配反复试听以及无数次的调试,才能达到目的。电路的设计应以“简洁至上”的原则,以减少因元件而引起的声音劣变。使用最少的元件才能出好声,但最少的元件是*上乘的质量来保证的,元器件的搭配、输出变压器的性能、级间增益的调整也是整机性能指标的关键保障。由于电路技术的成熟,软件录制水平的提高,对放大器的失真、频响、阻尼等电声指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样就需要制作者有一定音乐修养,对音乐要有一定的理解能力,对各种乐器的品质及色度有一定的了解。要多听一些高档器材的发声,加强自己听觉的锻炼,提高对不同水准放声设备的辨别能力。同时对自己装机的总体水平也可以作出一个中肯的评价。只有这样才不会被带进“人云亦云”的尴尬境地。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